殡葬行业首款品牌祭祀用酒正式面市

吾敬 640.jpg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统节日被区分为人、鬼、神三类,人节有春节、端午、中秋,鬼节有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神节有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人节重在人事活动,鬼节侧重追怀亡人,神节则以祭祀天神为主。而祖先祭祀一直是广为重视。我们的祖先为什么重视祭祖?


儒家观点认为,“祭者,教之本也”。祭祀是维持伦理教化、培植孝道的重要手段。恰如曾子所言:“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中庸·十九章》“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荀子·礼论》“丧礼者无他焉,明死生之义,送以哀敬,而终周藏也,……事生饰始也,送死饰终也,终始具而孝子之事毕,圣人之道备矣”孔子虽然不信“死后有知”、“人死为鬼”的观念,也依然笃信“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教导,赋予祭祀以“报本、追远、崇德”的意义,以期达到尽哀、报恩、教孝的目的。


文明祭扫承民俗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等祭祀亡人的节日能够历经千年而不衰,正是因为其本身蕴含着积极向上的健康内核。中国悠久殡葬祭扫文化对民族心理的形成、民族文化的丰富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清明到,儿尽孝”,清明节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尽哀的具体表现。


古人把天地未分、浑沌初起之状称为太极,太极生两仪,就划出了阴阳,分出了天地。古人把由众多星体组成的茫茫宇宙称为“天”,把立足其间赖以生存的田土称为“地”,由于日月等天体都是在周而复始、永无休止地运动,好似一个闭合的圆周无始无终;而大地却静悄悄地在那里承载着我们,恰如一个方形的物体静止稳定,于是“天圆地方”的概念便由此产生。

天堂酒 640.jpg


纵观自然界,凡是圆形的物体,都具有好动和不稳定的特点,就象圆圆的日月一般;凡是方形的物体,都具有静止和稳定的特点,就象静静的大地一样。动为阳、静为阴,故而“天圆”就成天圆地方托了阳的象征,代表积极主动的事物,如日、昼、刚、健、男、君、夫、大、多、上、进、动、正等;“地方”就成了阴的象征,代表消极被动的事物如月、夜、柔、顺、女、臣、妻、小、少、下、退、静、等。


中国汉族传统文化提倡“天人合一”,讲究效法自然,风水术中推崇的“天圆地方”原则,就是对这种宇宙观的一种特殊注解。“圆则杌棿(wùní,意为不安),方为吝啬”是西汉杨雄的哲学命题(语出《太玄·玄摛》)。“圆”,指天;杌棿,指动荡不定;“方”,指地,“吝啬”,指收敛。“圆则杌棿,方为吝啬”,就是说:天圆则产生运动变化,地方则收敛静止。


追求发展变化,我们才会有事业的成就,人类才会不断进步;安定幸福的生活 精神世界的满足感,使人类和平共处。敬供 祭祀 祈福的文化,它体现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希望,故而吾敬贡酒酒瓶采用了“天圆地方”的设计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