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印永恒——附于材料的生命意义》
早上礼仪公司打电话问我能不能来“作手”?
“可以”我回应。
本以为是做截肢修复,结果是为非损伤性而做。一个足以让我陷入沉思的故事。
原来,是一位太太为了完整保有先生的手。留下先生的双手,想要抓住及握住的感觉。因为先生因意外死亡,明天要羽化了,希望留下先生存在的安全感……
驱车来到告别式现场,得知是明天奠礼,礼仪公司引见一位女性家属,虽仅礼貌性一句话一个合十:“老师,麻烦你”,却让我倍感温馨。女士呢呢道出一份生死交织成的夫妻情缘:“警察打电话告知,我先生出事,人在医院。我还说你们这个诈骗集团很没良心,直到(对方)将我及先生的姓名道出,我才赶去医院。满身插著管线,这是见到我先生最后……”
“从监视器看到我先生最后身影。我到车站搭火车回家。看到身体在摇晃。他本来身体就不好,头部会晕眩。刚好火车进站,(他)人就送到医院了。”
“管子插满身,我不相信,怎会?”
“我记得先生的手非常温暖,每次我心情惧怕或不好,总是拉着他的手,有安全感。尤其是小孩课业遇上瓶颈,他会用手轻拍孩子肩膀,要孩子努力学习。他是我们家的依靠,明天他要永远走了。我要留下这份安全感。”
我静静的聆听着。突然死亡事件,何(尝)不是家属永恒的伤痛,任何人(恐怕)都无法接受,而产生心理上“否认死亡”。一方面见到了遗体,另外在思索着不是要回家吗?在(这样的)心理冲突中,矛盾深陷交织。
依太太所愿,拓印下先生的手模,留下“永恒安全感”。
感受生命的无常,更能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
台湾安妮诗生命美学
郭璋成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