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在老领导葬礼上讲笑话!



在西式的葬礼告别仪式上,亲朋可以真情、真诚回忆亲友的生活点滴,有美好,也有不愉快,有优点的赞美,也有缺点的调侃。没有震天的哭嚎,甚至出席送别仪式的嘉宾还可以通过讲几个逝者的小笑话惹得大家会心一笑。


不同的国情,不同的地域也造就了不同的丧葬文化。这几个月,我在中国农村也经历了三场葬礼,平均一个月一次。乡下人家办丧事,都是很隆重的,有报丧,入殓,陪丧,哭丧,送殡,烧七等很多流程。

中国农村的葬礼-1.jpg

中国农村的葬礼

花圈,纸钱,纸牛,纸马,纸楼,纸电视摆满了院里院外。花圈越多越好,鞭炮越响越好,亲戚越多越好,灵棚子里坐满了后辈人,唯有这样才显得仪式隆重,气派,人丁兴旺。


在葬礼这几天,4个高音喇叭架在死者的房顶上,朝四个方向播放着哀乐,其分贝甚至可以传到附近几个村,尽力的全方位渲染着悲伤的气氛。四里八乡的亲戚们参加吊唁,要特意换上素色的衣服,白色的鞋子,拿的手绢也不敢带着鲜艳的花朵,唯恐被人说不懂规矩。按照亲疏远近,有人要留下来陪灵,有人吊唁完了就可以走,都有约定俗成的一套流程。

农村的葬礼习俗-2.jpg

农村的葬礼习俗

人到了生离死别才能看出谁是亲的谁是后的,死者女儿们的哭往往发自肺腑,绵绵不绝,肝肠寸断,气哽声噎,甚至昏厥过去,需要急救死劝才能缓过来。媳妇的哭就克制得多。更远一点的亲戚们,则拿手绢遮着脸,跟着唱歌一般地哼两声。然兔死狐悲物伤其类,有时也跟着流些眼泪。


不管是真悲伤还是假哭泣,大家都各自扮演自己的角色,不敢马虎,一切都为了让死者体面地走完这最后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