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猛于虎:破除垄断是殡葬改革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殡葬业的黑色现状:


你不火化不行,我罚你。

不在我处火化不行,无他处。

不在我公墓区葬不行,没处葬。

买物可砍价,吃饭可打折,殡葬不讲价。


网友感慨:

生要钱,死要钱,生死都要钱,老百姓活的太艰难;

想要钱,就要钱,死活都要钱,当前的有权就要钱。


2006年,《殡葬管理条例》修订工作被列入国务院立法计划,但是,既得利益集团意见较大,讨价还价,阻挠立法,修订工作至今依然“难产”。

买物可砍价,吃饭可打折,殡葬不讲价.jpg


2009年12月,民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


社会舆论一直在呼吁破除殡葬垄断,革除殡葬暴利,让老百姓“死得起”。然而,作为主管部门的民政部对此“充耳不闻”,在这份名为“深化殡葬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只字不提殡葬垄断问题。


我认为,该《指导意见》的绝大部分都是虚文,什么“不断深化殡葬改革,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实现殡葬改革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指导意见》唯一有实在意义的内容,体现在“基本殡葬服务逐步实行政府埋单”上。不过愚以为,其一,所谓“逐步”实行政府埋单是不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惠民“画饼”,甚至于,这是不是有关方面回避殡葬垄断问题、转移舆论注意力而采取的“缓兵之计”,这些都有待观察。


2018年9月7日,民政部公布《殡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相比之前条例确实进行很大的改进,说明我随着经济社会以及殡葬事业的快速发展,殡葬管理工作遇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之前的条例已经和目前我国殡葬事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尽管民政部门充分考虑到了目前呼声较高的“死不起”现象,但关于“垄断”也是只字不提,全文你甚至都找不到“垄断”二字。所以不难让人怀疑,每次对于殡葬管理条例的修改,民政部门是不是都是有意的回避垄断问题?笔者觉得,垄断不除,“死不起现象”必将一直常态化的存在,年年都会由死不起的呼声!不信,我们拭目以待。


在此有必要再次提醒:破除垄断是殡葬改革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所谓殡葬就是处理亡者的“后事”,无关国家经济命脉,更无关国家经济安全,在很大程度上,这是老百姓的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怎么处理、处理得好不好,于社会、于国家都无大碍。而且,殡葬服务是很普通的服务,专业性不强,没有多少“技术含量”,民间资本完全有能力胜任。在这样的领域,有什么理由强行构筑垄断、百般维护垄断呢?


充分的市场竞争,比建立在垄断之上的所谓“公益”更有效率、更让人放心。在政府财政还不宽裕的情况下,殡葬改革无须政府埋单,只须破除垄断,市场化竞争自会带来高效率、低收费。有关方面如果真想让人民群众得实惠,那就不妨尊重民众的呼声;如果真想提供质优价廉的殡葬服务,那就不要害怕、阻挠社会资本参与竞争。


试图绕开垄断问题搞殡葬改革,这种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的改革徒具观赏性,难以促进殡葬业的“科学发展”。